
祂使人夜间歌唱
文/赖建鹏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祂使人夜间歌唱。”(伯35:10)
“我知道如果我转向我天父,祂会在黑暗中给我最甜美的歌声。当你把忧虑化为祷告时,神就会把黑暗化为音乐。”《生命隽语》
我们的主常带我们到黑夜中去,为着要和我们说话。有时祂带我们进入孤单的黑夜,有时祂带我们进入忧伤的黑夜,有时祂带我们进入失望的黑夜,有时祂带我们进入疾病的黑夜。——梅尔(F.B.Meyer)
十九世纪美国聋盲教育家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1968)有学生问她说:“人生最悲惨的事是什么?”她说:“有眼却看不见。圣经启迪我:能看见的是暂时的,不能看见的是永远的。因为残障,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神。在我内心发现音乐和光明。”
夜间,本是睡眠休息的时间。夜间,有人在梦乡中逍遥自在,有人却是病痛缠身,关节、肌肉剧痛,终夜辗转难眠。心灵更是伤痛,万籁俱寂的夜里,向谁倾述,向谁求助?“夜间”对病中的人来说,确是孤单无援!
“夜间”是神要我们单单依靠祂的时候。当一切平静无声之际,正是我们面对面,与神相交的时刻,让那无助的你重新得力。经黑夜方知主之可爱,经黑夜方能唱出夜间的歌声。从此夜间,不再是埋怨,不再是叹息。虽是黑夜茫茫,但夜尽必天明。在夜阑人静之时刻,海涛奔腾冲向岩石及海滩,那充满节奏的浪击声更是清澈悦耳,好像在告诉我们:生命经风浪冲击,其见证更显得感人动听。正如粗糙多角的小石头,在海水巨浪不断地冲激洗涤之下,呈现出柔软的线条,象征着生命更加灿烂可爱。
以色列人当年在埃及漫长的岁月里,过着艰难困苦“黑夜”的奴隶生活,他们向神哀求,神借着逾越节的一个“黑夜”里施行神迹,带领他们出“黑暗”进“光明”。神又借着绝望的“黑夜”叫他们渡过红海。他们若没有在红海那边的“苦楚绝境”,就没有红海这边的“欢呼赞美”。
很多人有他自己的“黑夜”:相恋的情人,却见异思迁;好好的婚姻,对方却有了外遇!劳碌一生,正想安享晚年,竟发现得了绝症;儿女的反叛,亲友的无理取闹;生意的破产;若是他们还未认识真神,“黑夜”对他们来说,就是悲伤绝境。他们在夜里挣扎、不安、困苦、难眠,他们正等待聆听我们这些已在“夜间”得主恩的人,为他们唱的歌声。是的!不经“黑夜”的人,是不能唱出“夜间”的歌声。让我们夜里的歌声,去安慰去引导他们认识那位真神吧!
杏林子(1942-2003,基督徒作家,自12岁患类风湿关节炎,终生受苦)在“生之颂”的一篇《黑夜漫漫》有这一段宝贵的心思:“是的,长夜之后,曙光即临。主啊!今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安静的夜晚,我感到特别与你亲近,特别甜蜜。然而,主,就在今晚,我也知道多少人辗转反侧,无法成眠。他们有许多忧伤不知该向谁倾诉,他们有许多困难不知该找谁帮忙,他们有许多空虚不知用什么来填补。主啊!人造的物质文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无所不有的地步,但是人类心灵的世界却是越来越荒凉。许多人忙着赚钱,也忙着享受;他们没有时间去关心别人,没有时间去安慰别人,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别人。在这个充满疏离感的时代,多少人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主啊!在这个有月光、有清风的夜晚,求你做他们生命的救主。忧伤的求你安慰,软弱的求你填补。也巴不得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一生一世,只要有你同在,我们永不孤单。”
约伯能在夜间歌唱,乃因他虽处在“黑夜”但心里已是“天明”。里面的“天明”的确能胜过外面的“黑夜”。
神创造宇宙万物时,每一天当祂完成创造的大工后便说:“有晚上,有早晨”,神透过祂创造次序,似乎来向我们启示——人生是要先经“黑夜”才能进入“光明”。黑色的权势,黑暗的苦情,将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夜尽必天明”,因着主的话及祂宝贵的应许,我们要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忍耐来等待。虽身处在“黑夜”但却不会因外在的“黑夜”,而失去盼望,反而心中充满明亮,等待天明的来临。
在黑夜里,虽是关节痛楚,辗转难眠,因杏林子与主有了甜蜜亲近,她再不觉孤单,忧虑难过,反而想到有许多人在黑夜忧伤孤苦难堪,就连连不断地为他们祝祷,这是何等宝贵纯洁的心。多少个夜深人静,万籁俱静的时刻,她思如泉涌,下笔如飞,写下许多鼓励千万读者的励志文章,真情写尽人生所经历的情怀,向人敞开她的心灵深处,让读者从而挑起对人生一点一滴的启迪。
一位诗人曾说过:“因为夜的黑,我们可以看到满天的星光。”越是黑暗的夜空,星星却越是明亮。贝多芬许多伟大作品都是在他耳聋以后写出来的。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后,新的旋律恰如泉涌,耳聋却变成了把爱心及盼望的歌声带到人们的生命中的祝福。
神的孩子也是如此,经常在痛苦的夜晚找到新的欢喜,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得到出乎意料的恩惠。在这个世界上,神把我们与世上某些东西隔绝,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听到无与伦比的天堂歌声,即使一切被黑暗笼罩,因神之恩典,我们仍然能够在神的救恩中欢喜快乐。我们不需要失望,因为祂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46:1)。诗篇作者又写道:“黑夜,我要歌颂祷告赐我生命的神。”(诗42:8)
赖建鹏 牧师,曾在北美植堂、牧会,已退休;现为温哥华宣道会福群堂顾问。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查看公众帐号”,点击“关注”即可。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众号:cclife2013gmail
生命季刊网页:https://www.cclifefl.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