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胜过试探之钥(下)
2025/9/17 9:52:13
读者:10
■约翰·威尔逊 真意译

 

胜过试探之钥(下)

——当你遇见各种不公……

 

文/约翰·威尔逊 真意译

《生命季刊》第115期

 

请阅读本文上篇:

胜过试探之钥(上)

 

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那么,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 (雅各书1:13)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观念,我们先来看第二个。

 

有很多人对这句“神不试探人”感到难以接受。一些怀疑论者会跳出来抗议说:不对呀!某些译本明明说,神曾“试探”亚伯拉罕,叫他把以撒献上为祭。因为有些译本说,神“试探”亚伯拉罕,要他献以撒。(译者注:中文版本无此问题,因为中文译为“神要试验亚伯拉罕”。)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其实是一个翻译上的遗憾。原文中的动词可以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试探”,意思是设圈套让人跌倒;另一种则是“考验”或“试炼”,是给人一个学习或成长的机会。

 

虽然《七十士译本》(从希伯来文翻成希腊文的旧约)在创世记22章使用了与雅各书相同的希腊动词,但原来希伯来文的意思是 “考验”(testing),不是“试探”(tempting)。考验的目的是让人看到自己还不懂的部分,好使人进步;或是肯定他所知道的,使他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进步。神对亚伯拉罕的考验,并不是设陷阱让他失败,反而当亚伯拉罕显出了他对神的信心与忠诚时,神就亲自介入,阻止了他继续行动。

 

所以,雅各书这里并不是说神不会试炼我们,而是说:神不会设局让我们跌倒。神所设立的试炼不是属灵的陷阱,而是为了使我们更刚强、更成熟、更完全。不过,这也并不表示神不会允许试探临到我们。

 

至于“神不能被试探”,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神自己没有任何缺乏。人的试探常常根植于一种被称为“错失恐惧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态。偷窃者包括不诚实的生意人觉得自己错失了利润,因此动手去抢夺。可悲的是,这些人即使成功了,也常因为害怕失去所有,活在焦虑和防备之中,生怕别人来夺走他们的东西。

 

而神之所以不会被试探,是因为祂从不怕失去什么。祂不会被欺骗,不会以为有什么捷径可以让祂的地位更高——因为祂本身就是全然满足的。但神仍然乐意将祂自己给我们,为要把我们带进祂的天国。

 

神并非所谓的“消费者”。在祂眼中,万物从不比真实更美好。这也正是耶稣不犯罪的原因——因为祂与父与圣灵之间有毫无障碍的交通与合一。但我们却没有这样的优势。作为有限的人,我们常常受到试探,要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处境,仿佛我们一直在缺乏什么。于是我们不停地“消费”,试图填补那份虚空——讽刺的是,当神想把我们真正需要的赏赐赐下时,我们却偏偏用其他的东西来填补。

 

然而,想要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填满人生虚空的渴望,其实是很“人本”。请看下一节经文——第14节:

 

“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

 

这节经文特别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因私欲而被牵引、被试探。这让我们深思——原来我们都可能因试探而偏离神对我们的旨意,但每个人经历试探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曾刊登过一幅漫画,生动地描绘了我们最大的软弱——试图用错误的方式满足自己,最终只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事实上,就连牧者也会受到试探,去倾听自己欲望的声音,而不是神的声音。

 

那么我们要如何自我省察呢?

 

我们必须不断核查我们的思想,不仅仅根据我们喜欢的几处经文,而是要用整本圣经全备的规模作为标准。这确实不容易,有时会让人困惑;但当我们整全地接受神的话语时,就不会走错路。

 

这一节中描述我们如何经历试探的第一种方式的词根,是“被拖进去”。这是古代用来形容拉战车或马车的动词,意味着:我们被某种外部力量拉着,被拖进试探与罪中。

 

这让我想到美国的NASCAR赛车。你有没有注意过那些赛车手有时会尽可能靠近彼此?这是因为前面的车子会承受所有风阻,这样后面的车不仅可以节省油耗、减少引擎磨损,甚至还会因为气流而被吸着往前跑。当时机成熟,后面的车就会利用这个“吸力”,弹射超车。

 

但我要讲的就是这个“吸力”的比喻:我们是怎样被牵引进罪中的?答案是:与错误的人同行,在错误的地方出现。错误的群体和错误的场所,就是让我们滑入诱惑的力量来源。

 

什么是“错误的人群”? 就是那些不专注于神的人。

 

什么是“错误的地方”?就是那些让我们远离神的同在与良善的地方。

 

那么“诱惑” (enticement)又是什么呢?

 

我曾经相信一个神话,说眼镜蛇能催眠猎物——它们张开颈部的皮褶,抬高身体,轻轻摇晃,仿佛在催眠。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为了看起来更具有威胁性,并估算与猎物的距离,好在喷毒液前做好准备。

 

虽然这个神话不真实,我倒希望它是真的——因为这是“诱惑之罪”的极佳比喻:看起来巨大、有魅力、危险又神秘,却无比致命。但就像某些猎物在蛇吐毒前还站在原地一样,我们也常常留在诱惑的掌控之下——虽然它是致命的。诱惑真正涉及的,是我们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那种罪可能带来的满足,却不去计算它的代价与后果。

 

没有赌徒认为自己会输;

 

没有未婚或婚外性行为的人觉得自己会怀孕;

 

没有吸毒的人相信自己会上瘾;

 

没有暴食者认为自己会变胖或出健康问题;

 

每一个吸烟者、每一个酗酒者都认为自己可以随时戒掉;

 

没有贪污的人认为自己会被抓;

 

说谎的人也从没想过自己会被拆穿。

 

诱惑就像眼镜蛇,诱惑看起来威严又迷人,但它是致命的。事实上,这正是第15节所说的:

 

“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现在我们要讲一个稍微麻烦的概念:罪带来死亡,这一点你和我,可能就像当初伊甸园中的夏娃(以及后来的亚当)一样,都会感到困惑、误解。

 

那蛇——我们暂且想象撒但就是一条眼镜王蛇——进入它那套“催眠表演”程序,说:“你们不一定死。”它的意思是:你们不会立刻或完全死亡。它知道结果是死亡,但它想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个试探来“收割”。

 

罪所带来的死亡,不仅仅是我们有终极死亡的那一刻,而且罪让我们与神的祝福隔绝,与祂所赐的生命与光隔绝,从而开始经历死亡的状态,这原本不是神对我们生命的计划。我们经历那种无助感、挫败感,感觉人生没有意义, 而我们为什么一事无成?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神要什么,更不用说我们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欲望,放任那些眼前便利、轻易得着、立刻满足的事,比如:

 

无论是为了不在教会中“起风波”而妥协原则,还是为了偷闲而延后预备讲章;

 

或者因为感觉不好就放弃运动;

 

又或者把敬拜与祷告推迟,只为多睡两个小时;

 

甚至只是为了赢一场其实没那么重要的争论而纵容我们的骄傲……

 

这些看似无害的“小罪”:起初就像一只无害的小狗,最后可能会变成凶猛的比特犬,会伤害我们的生命。

 

但雅各在这里并不是只是警告我们远离罪而已;他还要我们学会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16我亲爱的弟兄们,不要被迷惑。17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转动”和“影儿”都是天文学术语,分别指的是衰变的轨道和虚假的阴影)18祂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祂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

 

神不仅要我们远离损害我们的事,祂还要我们寻找生命的真正价值何在。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佩戴上那桂冠和生命的冠冕,欢欣庆贺,直到永远。它不像我在印度时得的那些花环,那么快就枯萎,甚至没能带回家给太太看。

 

那“现在”的冠冕是暂时性的,因为我们在与罪恶及各种缠累的争战中尚未完全得胜。要达到那完全,我们必须穿上哥林多前书15章所说的“不朽坏的身体”。然而,神仍会让我们在今生预尝许多胜利的滋味:

 

当我们辛勤耕耘后迎来的收获累累的日子,

 

当我们终于得到迟来的肯定,

 

当我们为自己的成长与前面的方向感到欣慰,

 

当我们学会在任何环境中都充满感恩。

 

我们要凭着信心抓住一个事实:神的心意不仅是让我们享受将来在天家的甜蜜,而是现在也能经历与祂同行的喜乐。神所赐的美善恩赐,没有副作用。神要我们从一开始就享受祂属灵的恩赐与祝福。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所有有价值的事物、所有没有副作用的东西,都不是出于我们自己,乃是出于神,都是“从上面来的”。这里的“从上面来的”这个词,正是耶稣在约翰福音第3章对尼哥底母所说的:“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这个字有“从上头”、“重新”、“再一次”的意思。它不仅表明“超越我们自身的来源”,还意味着我们自己所拥有的并不够好。我们需要一个更新的生命,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重生。

 

接下来是两个重要的天文学比喻。在我翻译第17节时提到“在祂并没有改变”,这里的“改变”(variation)一词,在古代常用来描述轨道的偏移或是天文观测误差。如今我们知道,即使是地球的轨道,也存在所谓的“岁差运动”(precession),不会永远保持完全一致。这里不是讨论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天文观察理论的课堂,但我想透过这个轨道动画来传达一个概念:神不是那种冷漠不动的存在,神是为我们而行动的。但神的行动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是具有稳定轨迹的。祂不是忽远忽近、时而改变心意的神,而是一位始终如一、可被信靠的神。

 

有些人把这节经文当作“教义根据”,认为神不会受到我们所做之事的影响,并据此得出祷告和服事毫无意义的结论。但事实恰恰相反:神之所以赐下那“美善、全备的恩赐”,就是为了使我们成为祂收割的“初熟果子”。用乡村集市的例子来说:神愿意让我们分享祂那个挂着蓝丝带的“冠军成果”。因此,神是可靠的。神的是作为是如此一致,以致于每当我们失去焦点,我们总可以重新回到祂那里。

 

这就是为什么圣经会特别强调:“在祂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这里的“转动的影儿”,可以理解为虚假的阴影——有时,太空中的黑暗会遮蔽清晰的观测结果与判断。虽然今天有了无线电望远镜等高科技设备,这些问题比古代少见,但依然存在类似现象,例如这张图片中的木星图像——这是使用“伪色处理”(false color)所产生的影像,那些黑点是木星的卫星(如:伽尼米得、艾欧、卡利斯多)所投下的影子。

 

同样地,当我们真诚寻求神时,神不会给我们假色或假影。神不会引导我们走错路。当你看见神时,你也会更清楚地看见自己,从而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荣耀神。

 

很多时候,即便是我们这些认识基督的人,也会被别的忧虑或选择吸引而分心。我们会忘记我们是神收成的“上好果子”,因为我们担心自己会错失什么。我们会被某种巧妙的诱惑手法所分神,忽略了那真正的重力中心——我们的神。如果我们能持续定睛在神身上,那些试探的吸引及看似巨大的代价,就会显出其实是多么的轻浮、虚空、无足轻重。

 

这就是神给我们的奖赏!

 

但这份奖赏,不能脱离关系而得着。你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去抓住它;你必须让你的心意合乎神的心意。

 

你不能不花时间祷告,不能不花时间研读神的话语,不能不花时间敬拜,也不能不花时间服事神——就想得胜试探。

 

唯一胜过试探的方式,就是降服于神的旨意。

 

这条路虽然不容易,但却是引领我们进入神为我们预备的最好祝福之唯一途径。

 

约翰·威尔逊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