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今日灵修:真属基督的人会受世界逼迫(含音频)
——我们所信的,是他们所不信的;故信仰越坚固的信徒遭遇的逼迫越剧烈
2024/12/26 11:56:35
读者:7145
■王明道

 

 

今日灵修: 

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

 

文 | 王明道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多马弟兄朗读,背景音乐为黄滨姊妹小提琴/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奇妙十架”:


 

今日经文: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马太福音5:10-12)

 


 

我们每逢读到这一段经文的时候,便容易想到这是指着那些在教会遭压迫的时代受逼迫的信徒说的。我们读教会历史看到,福音初传入一个地方的时候,那些传道的人和那些信道的人是怎样遭遇众人的反对和攻击,往轻里说受人的嬉笑责骂,往重里说,也许被人弃绝,被人殴打,被人下在监里,被人置于死地。基督的福音初传入东亚的时候有这种情形,基督的福音初传入西欧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读古代的教会历史,便知道在第一至第三世纪那二三百年间在罗马国,有许多基督徒曾为基督的名遭逼迫、被惨杀,有的被人用刀杀死,有的被挂在木架上,有的被人用火烧死,有的被投入野兽格斗场中,果了野兽的肚腹。

 

我们读到这些为道舍命的圣徒的事迹时,再想到主耶稣所说人为祂的名受逼迫在天上必有大赏赐的应许,便觉得这些人真是有福。他们为神的道为基督受这样大的逼迫,将来在基督荣耀显现的时候必定要得大赏赐,享大荣耀。我们同情他们的遭遇,我们更歆羡他们所要得的应许。我们哀叹我们自己竟没有这种为基督的名受逼迫的福气。我们恨我们自己无法得他们所要得着的赏赐。

 

其实仔细思想起来,岂但他们有这种为义受逼迫的福分呢?真诚信主为主的人,哪一个没有为义受逼迫的机会呢?只要一个人真心信主,忠诚为主,不久就会有逼迫、辱骂、攻击、毁谤、相继而来。古时是这样,今日仍是这样。在这撒但掌权的世界上,真爱主的人决不会不遇见世界的逼迫。

 

我们的主曾对门徒说,“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你们要记念我从前对你们所说的话,仆人不能大于主人。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若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话。但他们因我的名要向你们行这一切的事,因为他们不认识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5:18-21) 我们若深深明白了这一段话,就可以晓得除非我们不真属基督,不然是决不能避免世界的逼迫的。

 

 

真属基督的人受世界逼迫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所信的,是他们所不信的。我们信神,我们信圣经,我们信神的警告和应许,我们信基督为我们的罪被钉在木头上,又从死人里复活,将来还要从天上降临,接我们到祂那里去,叫我们永远与祂同在。我们信神要向这邪恶的世界施行审判,然后建立祂的国在地上。我们所信的这些宝贵重要的真理,在拜偶像的人看是异端,在无神派和唯物主义者看是迷信。我们知道我们的信仰既不是异端,又不是迷信,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无奈世上的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眼,所以颠倒是非,淆乱黑白。“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因为这个缘故,真信基督的人便要因他们的信仰遭遇世界的反对、逼迫、毁谤、笑骂了。信仰越坚固的信徒遭遇的逼迫也越剧烈,这本是在情理中的事。

 

真属基督的人受世界逼迫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要遵行神的旨意作祂所喜悦的事。

 

魔鬼是与神为敌的,现在的世界既卧在那恶者的手下(约壹5:19)。自然世人所作的都要照着那恶者的意思,于是世界和属基督的人便要处处发生冲突了。

 

属魔鬼的人存心、说话、作事都要弄诡诈行虚伪,属基督的人却要凡事诚实正直;

 

属魔鬼的人崇拜金钱,属基督的人却要一心敬拜神;

 

属魔鬼的人凡事以人的意思和自己的私见为标准,属基督的人凡事以神的旨意和圣经中教训为标准;

 

属魔鬼的人营私舞弊,损人利己,属基督的人公正无私,事事为别人打算;

 

 

属魔鬼的人和属基督的人所走的道路非但完全不同,而且事事都是相反,属魔鬼的人如何能容忍这些与他们背道而驰的基督徒事事掣他们的肘?无怪他们看那些信主的人为眼中的钉,目中的刺,必为除灭他们方肯甘心了。(待续)

 

王明道(1900-1991)中国家庭教会领袖。本文选自《王明道文库第4册·余粮》第5章“写给受苦的信徒·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浸宣出版社出版。本刊已获网络原创播发王明道先生文章的授权。本文欢迎弟兄姊妹转发。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